当前位置: 主页 > 护理 > > 详情
从北京城乡2022年报,看线下商业体的困局,疫情后能迅速脱困吗? 天天百事通

来源:苕国土鱼  2023-03-20 20:53:36

我们今天来看一家经营百货的上市公司2022年财报,北京城乡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北京城乡,1992年初成立,1994年5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北京城乡的业务范围较广,主要的业务有城乡购物中心公主坟店、亦庄店,118生活汇和旅游酒店等业务,手握这么多的优质资源,应该经营得不错才对。


【资料图】

但是,看了其近年来的营收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的。虽然疫情这三年是其营收暴跌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020年营收直接下降至前一年的三分之一不到;2021年稳定在这一水平后,2022年再次跌去三成,仅余不到5亿元的规模。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2016年其营收规模达到27.2亿元的峰值后,就开始显现出下跌的趋势。也就是说行业原本就在下行中,疫情以来,加速了这一趋势。

除了物业管理费这项业务以外,其他所有业务的营收同比均是下降的状态,特别是其两项占比较高的业务,租赁收入下降了43.9%,销售商品收入下降了22.4%。

连续三年亏损并不让人奇怪,有趣的是营收下降和亏损的这三年,其毛利率反而大幅提升,虽然2022年也有所下降,但52.4%的水平其实也是不低的。就算是前些年盈利状态时,其净资产收益率也不高,这和其资产运营效率不高有关。

其租赁收入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后仍然高达68.2%,销售商品的毛利率下降后为32.5%;旅游服务的毛利率略有增长。总体上看,他们这些业务还是比较赚钱的,就是体量上偏小。

2018-2019年,其期间费用的占比在三成左右,销售费用占比最高,然后才是管理费用。2020-2021年,规模效应的反作用开始显现,其期间费用的占比超过六成,两年连续压缩销售费用,但管理费用在压缩后又开始反弹成为第一大期间费用。2022年,期间费用的占比接近营收的九成,管理费用的占比接近营收的一半。这种状态就很不妙了,不管愿不愿意,削减管理费用的工作是必须要搞的了。

其现金流量的表现并不太差,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也是相对稳定的,2020年和2021年还是净流入状态,2022年净流出的规模也不大。近几年他们基本没有进行固定资产类的投资,现在是在收缩中,发展的事当然要先缓一缓。

2022年以前,其长期偿债能力相当强,短期偿债能力也不错,只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差额较大,这显然是因为存货的规模较大导致的。2022年,流动比率大幅下降,基本和速动比率接近了,但是短期偿债能力看起来就有点不好看了。

其存货的降幅之大还是挺吓人的,原因比较简单,是其孙公司国盛兴业部分房产持有目的由出售转为自持经营调整减少所致。

其主要的流动资产是货币资金,主要的流动负债是其他应付款和合同负债,刚性的偿债压力并不大。这样看来,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虽然不高,但短期偿债能力却还过得去。我们还得看一下其他应付款的具体构成情况。

其他应付款中,主要的构成是借款及往来款,其次还有押金,特别是借款及往来款本年就新增了2.8亿元。能借到钱就是好事,但其新增的2.8亿元列入在“计息金融工具”中,财报中解释为“是本期控股股东北京国管向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影响所致”。只能说,有靠山的还是好啊,至少比找银行去借的弹性更好,还款压力更小。

疫情的影响正在消退,北京城乡的好日子是否已经到来了。希望是吧,至少是能在营收上有一些反弹,止住下跌趋势。其他商业百货类的公司年报还未正式发布,我们后续再观察其他家的情况。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