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护理 > > 详情
吴锡平:当年一场邂逅 而今一生情缘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2023-07-11 10:28:03

吴锡平

“扬大师院历史系:你系96届毕业生吴锡平自荐要求来我社工作,已经报社综合考核合格……我社愿意接收。”今年是《扬州日报》复刊四十周年,近日,扬州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吴锡平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分享了一张图片:泛黄的纸页、刚劲的字迹、鲜红的印章,这是1996年扬州日报社开具给扬州大学毕业生吴锡平的录用证明。

“27年前的7月,我在报社实习了一个月,在那样一个夏天,我追逐过自己的人生梦想,并且这么近距离地接近了它。”回忆起被扬州日报社录用的人生经历,吴锡平笑着感叹道:“这是青春时期的一场美丽邂逅,对我后来的人生影响深远。”


(资料图)

意气风发

大学时代痴迷新闻写作

1992年,吴锡平考入扬州大学历史系师范专业,大学期间,就对新闻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回忆,当时的学校图书馆一楼都是杂志报刊,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一边翻阅,一边摘抄,大学四年整理出了十本厚厚的摘抄本。

后来,吴锡平因为新闻才华崭露头角,成为学校广播台的一名编辑。在广播台,他可以接触到数量更多、时效性更强的杂志报刊。同时,吴锡平也更加专注于新闻写作,他研究不同杂志报刊的文风类型,笔耕不辍,大学四年一共发表了200余篇文章。

正是大学期间与新闻工作的亲密接触,促使吴锡平在毕业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吴锡平与《扬州日报》的故事,也从他大学毕业开始。他参加了扬州日报社记者的招聘。

谈起面试经历,吴锡平说,面试当天下午,面试官就带着他们到扬州博物馆采访,并要求立刻写一篇新闻稿件。凭借着自己在大学时代广泛的阅读和写作经验,吴锡平挥洒笔墨写出了题为《博物馆“脱贫”,路在何方?》的通讯稿,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面试。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政策对师范生档案的限制,吴锡平并未成功入职扬州日报社,但因为在面试时的优秀能力,得到了在报社实习的机会。

花明柳暗

与报社有了美丽的邂逅

时隔27年,吴锡平依旧能回忆起在扬州日报社参与采写的稿件。

“记得刚到报社不久,就跟随着当时的记者,去采访了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秦华孙,第一次采访这么重要的人物,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我,实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吴锡平回忆道,那次采访,主办方没有安排专访的时间,他就和报社资深记者一路跟着秦华孙,见缝插针地提问采访。“尽管那天回来很晚,但我们还是在晚上将稿子赶了出来,刊登在第二天《扬州日报》2版头条,现在想想,依旧很有满足感,那种紧张的采写经历,让我对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感悟。”

后来,他又跟随一位年轻记者跑新闻,第一天就去了市消费者协会和市老干部局采访,内容是关于读者来信中的投诉与建议。“当时这位记者比我年长几岁,非常有新闻理想。让我很佩服的一点,是他的采访方式,不是我理解的正襟危坐式一问一答,而是通过闲聊,在谈笑风生中把采访任务完成,非常富有亲和力。”吴锡平回忆说。

在实习过程中,吴锡平的新闻素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几次采访之后,我自己心里也憋着一口气,想试着自己去写一篇稿子,后来还真在报社附近的一家电脑店找到了线索。”吴锡平说,“当时电脑刚刚走进家庭消费市场,主打多媒体功能,既可以进行文字处理,又能听音乐、放光碟、打游戏,在当时,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电脑很是稀奇。采访结束后,我迅速采写了稿件,并刊发在了《扬州日报》经济生活版上。”

“1996年夏天,我在报社追逐过自己的人生梦想,这么近距离地接近了她,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留下,但我很感激在自己成长的阶段,能得到《扬州日报》的厚爱与帮助,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甘霖。很荣幸在勇敢追梦的过程中,与《扬州日报》有这样美丽的邂逅。我永远心怀感激。”吴锡平说。

此情追忆

到高校工作后,仍参与扬州重大项目的采写

离开报社后,扬州大学的合并办学进程正在快速推进,新创刊的《扬州大学报》急需人才,因为在校的优秀表现,吴锡平得到了历史系辅导员老师热情推荐,开始从事《扬州大学报》采编工作。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吴锡平对于未能进入扬州日报社感到遗憾,但热爱文字的他,也一直在为扬州日报社的发展作贡献。

2005年5月1日,吴锡平与报社记者合写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稿件《引跨江天问寥廓》刊发在《扬州日报》,以两个跨版对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接线工程的建设历程进行纪实报道。

“这是长江上第一座悬索桥与斜拉桥组合的特大型跨江大桥,它创造了多个中国乃至世界纪录:罕见的第一大跨径、第一大锚锭、第一高塔、第一特大深基坑、第一长缆、第一重钢箱梁、第一大钢桥面……这一串令人炫目的‘第一’给予扬州人极目远眺畅望未来的高度和气度。站在南汊悬索桥215米高的主塔上,俯视江北大地,长江在这里转了个美丽的弯,曲折有致的江岸形似一把张开的巨弓,连接扬州和大桥的北接线盘桓蜿蜒,恰如怒张的弦,而润扬长江大桥正是搭在弓弦上的一支箭,箭头所指正是扬州的志向和雄心所在:‘跨过长江,融入苏南,走向世界’……”时隔多年,吴锡平的电脑里还留存着这篇稿子。回忆起写作过程,他感觉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

此后,《扬州日报》在某一年年末出了纪念特刊,吴锡平写了一篇“卷首语”。“记得当时的开头,我是这样写的:日晷岿然不动,时光绕着它奔跑。”每一字,每一句,吴锡平都会仔细推敲,对文字的严格要求,让他对每一篇稿子都记忆犹新。

随着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吴锡平与扬州日报社的关系也越发密切。在扬州日报社创办的“扬州发布”开设个人专栏【大家说·南书房语】,分享阅读感悟,传播书香文化,依旧笔耕不辍。

“这些年,我走过很多城市,但回到扬州,还是觉得《扬州日报》更加亲切。它是一份有着独特扬州味道的报纸,不仅在舆论上支撑起扬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色,而且不断在赋力赋能扬州地方文化焕发时代华彩。”

27年的那场“邂逅”,让吴锡平与《扬州日报》有了割舍不断的感情纽带,他笑着说:“这种相连,现在依旧是血脉旺盛。”

“未来,我与扬州日报社还会携手走过若干个十年,双向奔赴书写扬州新闻、扬州故事的新篇章。”吴锡平说。 通讯员 李静晓 记者 乔云

猜你喜欢